宝林颐享国际 赡养老人 难以诠释的孝道&无处安放的亲情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故事:我有两个儿子,老了后我还是选择进养老社区,这真不是子女孝不孝顺的问题。
小A的舅妈,有两个儿子,两个儿子也都成家,还都给她生了两个孙子。
大儿子和大儿媳早年在县城里买了房,房子不大,八十平的小两居。前两年,舅妈还可以和孙子挤在一间,现在孙子大了,也需要有自己的私人空间了。
小儿子和小儿媳去年年底刚换了一套三室的大平层,但小儿媳比较娇惯,也很注重私密,死活不愿跟老人同住,而换的这套大平层大部分差价也是由小儿媳娘家出的。所以,小儿子不免有些有心无力。
后来,两个儿子商量了一番,决定替舅妈找一所条件环境都好一点的养老院,这样他们也能安心一些。谁知,舅妈觉得有两个儿子还住养老院会遭人笑话,死活不愿意去。
思考:面临选择,不可言状的孝顺与赡养老人之痛。
其实,当下很多家庭都面临这样的问题,在现实问题和观念冲突的矛盾下,子女该不该、能不能送父母去养老院,一直是个颇受争议的话题。
假如没有一定的赡养父母条件的家庭,可以考虑送父母去养老院。具备赡养父母条件的家庭一般要满足以下几点:
排名前列:要有父母居住的空间。
第二:要征得每一位家庭成员的同意,且家庭成员之间关系和睦。
第三:要么老人身体健康,有一定的自理能力,要么有专人照顾和陪伴。
三者缺一,都该考虑考虑是否送父母去养老院更合适。
思考:赡养父母是一个长期行为,所以一切从长计议。
拿大儿子家的情况来说,只有两间房,让谁打地铺或者睡客厅都不合适,非长久之计。
而小儿子家的情况呢?也别指着小儿子小儿媳说他们不孝顺,有时候观念的问题,不存在孝不孝顺,如果小儿子夫妇对舅妈不闻不问,住养老院和赡养费都一毛不出,那才是不孝顺。
当然,小儿子也可以硬气一回,不顾妻子的反对把舅妈接回去住,可自此以后家宅不会安宁,婆媳矛盾不会少,夫妻也不会和睦,一家人迟早会在日复一日的争吵和冲突下分道扬镳。
还有些家庭,经济条件不错,家庭成员之间关系也不错,可老人身体不好,离不开人照顾,而子女又都是忙得脱不开身的那种。其实,这种情况我也建议送父母去养老机构。
因为养老机构会有专人照顾,也会有很多老人相互陪伴,远比把老人独自留在家中安全。或许有人会说,可以给老人请个护工啊,我想说的是,有时候护工还真没养老院让人放心。
所以,该不该送父母去养老院,真不是孝不孝顺说了算。
思考:送父母出去养老,就如同父母送我们去幼儿园,最渴望的还是与我们见面。
作为子女需要铭记的一点是,送父母去养老院是为了父母更好的养老,而不是为了自己省事。
提出这一点,是为了提醒很多人,不是出钱把父母往养老院一扔就完事了,你还要多去看看他们,定期和养老院相关的工作人员了解父母的情况。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小时候我们在幼儿园门口等父母来接我们回家的时候,是不是都特别渴望能一眼就在人群中找到自己的父母?
人生是一种轮回,住进养老院的父母和当初被父母送到幼儿园的我们是一样的,他们每天最期待的就是子女的探望。
另外,作为子女,在自己闲下来的时候,在自己有时间照顾和陪伴父母的时候,一定要多接父母回家小住住。养老院的房间再豪华,配备在再一流,服务再贴心,在父母眼里,也比上自己的家。
很多父母怕给子女带来麻烦,嘴上从不说想家,实则每一个深夜都会因为想家而辗转反侧,那是他们的根,更是他们魂牵梦萦的地方。
他们不开口,不主动要求,只是因为比起自己的惦念,他们更爱的是你。
希望所有选择送父母去养老院的子女,都是源于爱和孝顺。
最后,我想对所有父母说,如今时代不同了,去养老院生活不代表着无人养老或无依无靠,而是一种新型的抱团养老方式,既能给子女减轻负担,也能给自己带来别样的乐趣。
亲人之间的爱是藏在心底的彼此惦记,并非要朝朝日日地黏在一起。在爱情里,距离能产生美,在亲情里,亦是如此。
希望每一位老人都可以安享自己的晚年生活,老有所依。
希望每一位老人都可以轻松找到自己的快乐,无惧岁月。
宝林·颐享国际
“社区是一个具有多种社会功能的微型社会,包含有组织服务的功能、人际情感交流的功能及邻里互助的功能。”社区养老渐渐成为老年人晚年生活主要的也是最理想的方式。
宝林·颐享国际康养社区提供什么服务居住:房屋通过50余项专业适老化设计,降低长者独居的生活风险照护:139项服务、24小时管家守护,免除子女的后顾之忧饮食:星级餐厅自持,由专业营养师定制长者熟悉、新鲜的膳食娱乐:颐享俱乐部、老年大学、旅居“慢游”生活,实现身心灵愉悦生活:配套多功能区在运动康复师指导下满足活力体格的希冀,数十种课程活动丰富长者的退休生活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