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玉河院子:溯水而上 回归精神原乡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水者天地之所包幕,五行始焉,万物之所由生,元气之津液也。在湖北郭店一号楚墓M1出土的竹简《太一生水》上,我们看到了“太一生水。水反辅大一,是以成天”的道家思想。此种由混沌大水而升华天地万物的创世模式,亦见于《淮南子》混沌神话之中。
(图片来自网络)
人类文明伴水而生,“尚水”思想,也是东方精神的核心源头之一。《诸子喻山水》中,先秦诸子皆以水比德,阐述生命体验和哲思。孔子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管子说“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
“水,为陆之眼。”借着水的自然循环而进行的理水之术,也成为古代营城、造园中尤为重要的方面。周文王筑“灵沼”,可以说是最早的皇家园林。秦始皇引渭水,修筑了规模宏大的兰池宫。
圆明园3D复原图(图片来自网络)
水居生活不仅是帝王传统,也一直为文人士大夫所向往。东晋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虚构一渔夫追水溯源,误入一处宁静、富饶而又淳朴的世外桃源。“缘溪行”、“林尽水源,便得一山”,水作为引子,将渔夫引入桃花源,溯水而上,才能回归精神原乡和理想社会。
为什么说玉河院子才是真正接得上德州本土的历史文脉和精神传统的居所,我们还得从德州这座城的历史源流讲起。
德水,古黄河名;澜,水波,安澜意为水波平静,寓意太平。德州位于黄河冲积平原,地属齐鲁之邦,受“两河”文化与儒家文化的辐射,其地域文化与水、水德有着不解之缘 。
德州·水边落日余晖(图片来自网络)
先秦时代,黄河从中原大地昂首北上,流经德州。秦灭六国后,秦始皇认为黄帝得土德,夏得木德,殷得金德,周得火德。秦代周,是沾了水德的光。《史记·封禅书》中记载:昔秦文公出猎,获黑龙,此其水德之瑞,于是秦更名河曰德水,以冬十月为年首。
汉代初年在这里设安德县,取“德水安澜”之意,此为德州得名之始。汉代德州称广川,隋代德州称长河。川与河都同水密不可分。
在古代,城市选址向以“通川之道、要害之处”为先决条件。德州自古就有“九达天衢”、“神京门户”之称,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由此,德州也成为中国古代南北方经济命脉——京杭大运河山东段首站。
京杭大运河历史景象(图片来自网络)
京杭大运河现代风貌(图片来自网络)
夫差对邗沟的开挖是中国运河的起点,隋朝统一中国后,在历史上排名前列次完成了沟通南北的内陆运河,后来这一体系又被盛唐所承袭。德州段运河原为汉屯氏河,隋之永济渠。
随着政治中心北移,经济重心南移,不论是中央政权,还是北方边境,都需要与富庶经济区联系,需要南方粮食物资供应北方。1272年忽必烈定都大都(北京)后,将大运河改造成直接连接北京与江南地区的内陆运输水道,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德州被列为四大漕运码头之一。京杭大运河德州段,由卫运河和南运河组成,从德州市区及武城、夏津境内穿过,全长141公里,其中卫运河96公里,南运河45公里。
明清两代是德州城市发展的鼎盛时期,永乐年间,德州已是“四方百货,倍于往时”。运河两岸商贾云集,舟车如鳞,产品堆积如山,进入全国33个重要的工商业城市之列。
由于京杭大运河出京首段的重要地理位置,德州一跃而成为政治中心的辐射地域,德州也因此成为皇脉贵土。乾隆在位期间,六巡江南,且每次驻跸德州,“恭依皇祖德州即事诗韵”,写下了许多吟咏德州的诗作。乾隆十三年(1748)春,他巡幸山东,曾写下《旋跸过德州》一诗:
幸鲁过德州,柳梢初放青。事毕兹言旋,绿云红雨并。
却来未及月,春色纷纵横。麦垄纵未萎,黍田犹待耕。
连朝风势作,每与云相争。哀此齐鲁民,何独连歉丁。
祀秩虽成礼,廑怀为灾民。一日增百忧,往返愧此程!
为做好接待工作,清代德州境内兴建了三座行宫:德州恩泉行宫、武城四女寺行宫和齐河晏子祠行宫。在当时的《南巡盛典》一书中,对这三处行宫均有详细描述,这其中,最有名气的即是恩泉行宫。
恩泉行宫,也叫德州行宫,据清《南巡盛典》记载:“德州行宫,在德州南门外,古广川地,汉儒董仲舒故里在焉。”大体位于目前华联商厦处,是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山东巡抚爱必达兴建的,之所以取名恩泉,是因为宫殿旁边有当年燕王朱棣曾使用的“恩泉井”。乾隆有五次驻跸于德州行宫。因此,德州也留下了许多代表中国建筑较高等级的文脉遗存。
乾隆皇帝《回銮至德州行宫作诗》(图片来自网络)
减河,是德州市三大水系之一,历史上一直担负大运河的行洪排涝功能。近年来,政府经过拓宽减河水面、营造湿地、整合树木、完善配套,为减河增添了生态和景观功能,形成了目前的滨河湿地公园。
减河湿地以河为中心,在河两岸种植芦苇、蒲草,形成滨水绿带。公园内种植各类乔木、灌木、水生植物、地被植物等共60多个品种,建设面积2400亩,绿地面积2200亩,绿地率达到92%以上,绿化覆盖率达到95%以上。
减河湿地实景图(图片来自网络)
减河湿地公园景观建设包括亲水、雕塑和配套三大部分,其中较具特色的为“一铁塔、二雕塑、三风车、四水车”等大型作品。
所谓风水宝地,正因为贮藏了不寻常的地脉和气韵,在沧海桑田后,依然能够藏风纳气,成为无数名流显贵安宅立身之居所。德州人爱水亲水,临水而居,生命受水滋养,心灵为水浸润。东海集团二十载砥砺前行,心怀齐鲁,扎根德州,饱含对德州的赤子之情,不断为德州奉献品质人居作品。
东海·玉河院子择址减河湿地风光带,承袭德水千年贵脉,于减河湿地公园之畔,政商双核之地,集萃塔尖资源,把握繁华动脉,再现大美水居盛景,不负全城期待!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